《亚洲户外》杂志刊登的记者万义专访卢旭东先生的“如何做好户外广告监控”文章转载如下:
如何做好户外广告监控
——专访金达国内户外广告远程监控服务平台总经理
AOM: 正如您之前所说的,户外广告的监控和管理成为整合行业的一个难题,那金达是采取什么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呢?
卢旭东:只有采用租赁以及集中监控服务的整合运营模式,才有可能大面积推广,整体提升户外广告业的竞争力。如果采用传统的媒体主购买我们的设备,我们分别帮助建立一个小型控制平台的办法,实现对广告牌的监控和管理,其结果是:
第一、无法取得广告主
第二、巨大的设备购买与运营成本是大多数户外广告公司无法承受的。
第三、没有必要就户外广告牌的管理在全国建立传统的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这也是本公司在2005年获得专利后因没有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而一筹莫展、直至今日才公开亮相的原因。
第四、非专业化的系统管理,只能导致失败。
采用租赁以及集中监控服务的整合运营模式的好处是:
第一,广告公司只需花很低的费用,就可以享受传统看护方式无法提供的,24小时全方位监控报警服务。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排除,我们负责免费更换。
第二:省去设备购买成本,避免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财务资金利用率。
第三:避免因购买设备而带来的各种风险,减少了维修成本。
第四:坏了可以换,减少了监控中断时间,免去了监控人力成本。
第五:享受金达专业化监控与服务,减少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六:金达监控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权威监控机构,可以获得媒体主、广告主、中介代理方专业市场监测机构的广泛支持,因为我们共同追求是市场的规范、公正、健康有序的发展。
AOM: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客户对户外广告的监测监控,是否有特殊需求?有哪些新的需求值得行业关注?
卢旭东:由于户外广告媒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客户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目前推出的各种型号的监控设备,满足了一般媒体的最基本的需求,然而客户针对特定的媒体还有许多特殊需求。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已经具备这些功能,当然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从传输成本、普遍推广以及我们的运营策略上考虑,还有一个不断磨合、逐步展开的过程。比如:针对霓虹灯、LED显示屏广告的动态画面监控;对媒体内部工作状态的监控(如:温度、湿度等);对媒体周围人流环境的监控监测;对特殊媒体的防盗监控等等。然而,以上这些仍然还属于对户外广告牌的管理范畴,只是解决了户外广告是否按要求正常发布了,并不能解决对户外广告发布效果的监测,尽管我们的许多监控数据对广告发布效果的监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也有待在我们监控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与专业调查机构对接才能进一步解决。我们算是开了一个头,许多问题还有待大家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AOM: 您认为打造专业的户外广告监控体系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而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仍然是户外广告行业(包括广告主,媒体主以及监测机构)棘手的问题,原因是什么?
卢如东:我认为:一是硬件,二是软件。我所说的硬件是指运用可适用于高度分散的广告牌的监控工具,用以解决广告牌管理的五大难题,进而通过现代化的通讯传输手段及时解决问题并将管理与监控的结果,集中记录下来分类、归档、入库,并通过互联网随意调看、查阅、分析。我们的专利产品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需求而研发产生的。应该说几年来我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才获得这样的成果,然而后面的路还很长,只能说是万里长征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二是软件。形象地说我们正在修路、筑桥,然而如何让路、桥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专业调查监测机构与我们共同开发利用。就像电脑一样,硬件是保障,各种各样软件的灵活运用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需求。
应该说我们专利监控产品系统的诞生,标志着户外广告监控体系的形成已由空谈迈入实质运行阶段。我们过去认为难,是因为没有工具、没有枪,怎么去干活?怎么去打靶?现在不仅有工具、有枪了,而且是专为户外广告业量身定做的,本次户外广告大会上,媒体主、广告主以及专业监测调查机构纷纷对此表示认可,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会全力与各方合作,为中国户外广告监控监测体系的最终形成作出我们一份贡献。
在第六届全国户外广告大会上,就中国户外广告效果评估问题展开现场互动时,资深广告人、凯伦广告传媒总经理
在访谈的最后,卢总也表达了对整个户外广告的寄语:愿为保住中国户外广告业的信誉,甘当阵前小卒,冲锋在前,为大家提供服务。